生物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10:00: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物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物學論文

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醫學細胞生物學是現代基礎醫學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它不僅是基礎醫學學科的前沿學科,而且與臨床醫學各學科緊密聯系。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內容繁雜、抽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臨床專業醫學生系統掌握醫學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實驗技能,已成為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臨床專業課程規劃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使用、考試方式的優化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為提高臨床專業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醫學細胞生物學是一門以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為基礎,探索研究人體細胞發生、發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異常與人類疾病關系的學科[1]。醫學細胞生物學是臨床醫學、檢驗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等醫學專業的一重要基礎課,同時也是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組織胚胎學、藥理學等醫學基礎課程以及后續臨床課程的基礎[2]。學習醫學細胞生物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有助于醫學專業學生從分子細胞層面理解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和疾病發生發展進程,為專業課學習和后續的科研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3]。醫學細胞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實驗教學是這門課程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實踐環節,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探索能力和科學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6]。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要,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系統掌握醫學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并熟練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技術,是新形勢下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7-8]。本文結合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的實際情況,對醫學細胞生物學理論課及實驗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策略進行探討并提出建議,以提高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質量。

1提高醫學細胞生物學理論課教學質量的建議

1.1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改革

首先,針對不同專業,因材施教。臨床醫學、檢驗醫學、法醫學、臨床藥學、預防醫學等專業均需要開設醫學細胞生物學。任課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大綱并根據教材內容,為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授課內容,按照學校的課程設置,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因材施教,提高醫學細胞生物學的課堂教學效果。其次,注重基礎理論,由淺入深。注重教學內容的基礎性,構建并完善由細胞基本結構及其功能、細胞重大生命活動現象及本質等所組成的理論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及基礎實驗技術的理解。授課教師應該以真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為教學重點,使學生對細胞的主要結構及其功能等有系統、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然后,精煉教材內容,突出重點。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的內容較多,但課時有限,所以,任課教師應精煉教材內容,有的放矢授課。該門課程的必修內容是認識人類自身生命活動的基礎,也是認識疾病發生、發展的理論基礎。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精練授課內容,突出重點章節,同時,課后需要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查看全文

病原生物學教學質量論文

論文關鍵詞:實驗教學病原生物學教學質量

論文摘要:為了提高病原生物學教學質量,我們在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病原生物學包含醫學微生物學與人體寄生蟲學2門相關學科,是醫學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川。實驗課是病原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這們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存在重理論講授、輕實踐操作的現象。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和開拓創新精神,很難適應素質教育的需求。我們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深切的體會到只有強化病原生物學實驗課各個環節,采用經典與創新結合的教學方法,傳統與現代并用的教學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一、實驗教學內容的優化、改革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科發展的要求,制定實驗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編寫實驗教材、優化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改革單調的演示驗證性實驗。逐步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鍛煉、培養學生獨立操作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及作風

查看全文

醫學微生物學論文

【摘要】以本科預防醫學專業55名學生為實施對象,進行了醫學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初步探討,通過學生自己選題、查閱文獻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實驗、整理與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論文,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創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成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1]。要求醫學院校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還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造就滿足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為此,我們在2005級本科預防醫學專業的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進行設計性實驗的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預防醫學專業本科學生作為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實施對象,將醫學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安排在實驗教學的最后一次進行,這樣學生已經系統地掌握了醫學微生物學的知識,并在前期實驗的基礎上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術和方法,對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有初步了解,為完成設計性實驗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1.2方法

查看全文

生物學鉀離子研究論文

摘要:鉀離子通道是植物鉀離子吸收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已從多種植物或同種植物的不同組織器官中分離到多種鉀離子通道基因,包括內向整流型鉀離子通道基因(如OsAKT1,DKT1,Ktrrl,KIll,KZM1,ZMK2等)和外向整流型鉀離子通道基因(如CORK,PTORK,STORK等)。文章分別從結構、功能以及相關基因等三方面綜述了關于植物鉀離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并對應用生物工程技術改良植物的鉀營養性狀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鉀離子通道;結構;基因

離子通道(ionchanne1)是跨膜蛋白,每個蛋白分子能以高達l08個/秒的速度進行離子的被動跨膜運輸,離子在跨膜電化學勢梯度的作用下進行的運輸,不需要加入任何的自由能。一般來講,離子通道具有兩個顯著特征:

一是離子通道是門控的,即離子通道的活性由通道開或關兩種構象所調節,并通過開關應答相應的信號。根據門控機制,離子通道可分為電壓門控、配體門控、壓力激活離子通道。

二是通道對離子的選擇性,離子通道對被轉運離子的大小與電荷都有高度的選擇性。根據通道可通過的不同離子,可將離子通道分為鉀離子(potassiumion,K)通道、鈉離子(natriumion,Na)通道、鈣離子(calciumion,Ca2)通道等。其中,K通道是種類最多、家族最為多樣化的離子通道,根據其對電勢依賴性及離子流方向的不同,可把K通道分為兩類:①內向整流型K通道(inwardrectifierKchannel;Kin),②外向整流型K通道(outwardrectifierKhannel;Kout)。K是植物細胞中含量最為豐富的陽離子,也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唯一的一價陽離子,它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植物中可能存在K通道,這一點早在20世紀6o年代植物營養學界就有人提出,而一直到80年代才被Schroeder等人[23證實,他們利用膜片鉗(patchchmp)技術,首先在蠶豆(V/c/afaba)的保衛細胞中檢測出了K通道鉀離子通道的結構單個鉀離子通道是同源四聚體,4個亞基(subunit)對稱的圍成一個傳導離子的中央孔道(pore),恰好讓單個K通過。對于不同的家族,4"亞基有不同數目的跨膜鏈(membrane。span。ningelement)組成。兩個跨膜鏈與它們之間的P回環(porehelixloop)是K通道結構的標志2TM/P),不同家族的K通道都有這樣一個結目前從植物體中發現的K通道幾乎全是電壓門控型的,如保衛細胞中的K外向整流通道等,其結構模型如圖2一a所示。離子通透過程中離子的選擇性主要發生在狹窄的選擇性過濾器(selectivityfilter)中(圖2一b),X射線晶體學顯示選擇性過濾器長1.2nIll,孔徑約nIll,K鉀離子通道的作用.有關K通道在植物體內的作用研究并不多。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認為主要是與K吸收和細胞中的信號傳遞(尤其是保衛細胞)有關。小麥根細胞中過極化激活的選擇性內流K通道的表觀平衡常數Km值為8.8mmol/L,與通常的低親和吸收系統Km值相似[。近年來,大量K通道基因的研究表明,K通道是植物吸收轉運鉀離子的重要途徑之一。保衛細胞中氣孔的開閉與其液泡中的K濃度有密切關系。質膜去極化激活的K外向整流通道引起K外流,胞質膨壓降低,導致氣孔的關閉。相反,質膜上H.ATPase激活的超極化(hyperpolarization)促使內向整流鉀離子通道(Kin)的打開,引起K的內流,最終導致氣孔的張開鉀離子通道相關基因及其功能特征迄今,已從多種植物或同種植物的不同組織器官中分離得到多種K通道基因(圖3),根據對其結構功能和DNA序列的分析,可以把它們分為5個大組:工,Ⅱ,Ⅳ組基因屬于內向整流型通道;m組屬于弱內向整流型通道(weaklyinwardAKT1ArabidopsisKTransporter1)是第一個克隆到的植物K通道基因,采用酵母雙突變體互補法從擬南芥cDNA文庫中篩選出來cDNA序列分析表明,AKT1長2649bp,其中的閱讀框為2517bp,編碼838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相對分子質量約為95400Da。AKT1編碼的K通道,對K有極高的選擇性,其選擇性依次是K>Rb>>Na>Li。

查看全文

山藥生物學特性研究論文

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高考生物學復習論文

浙江省已經參加了兩年“3+理科綜合”類型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在高三生物學總復習過程中,本人依據“3+理科綜合”高考命題指導思想和我校高中生物學教學及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采取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為此對“3+理科綜合”高考生物學復習應抓好的關鍵問題,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1.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理科綜合《考試說明》《教學大綱》和理科綜合《考試說明》(即考綱)是高中生物學教學和高考命題的依據,在高考生物學科總復習過程中,首先要明確“雙綱”與課本之間的關系,把握好復習內容和方向。根據近年來對《教學大綱》和理科綜合《考試說明》的學習與分析,以及對廣州、上海、山西和天津等省市生物學高考試題的研討,我們把握了生物學高考命題思路是“遵綱不循本”,即知識點的考查遵循“雙綱”的規定和不超出課本知識的范圍,而能力水平的考查可以超出課本知識具體體現的層次水平。總之,理科綜合的高考命題強調知識與能力并重,以知識為載體,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單元課題的復習過程中,我重視引導學生抓住主于知識,找出基本知識點和考點,構建單元知識網絡,合理分散難點,強化知識重點,重視聯系實際,關注知識熱點。對單元知識的處理要力求做到: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應用點和考查點心中有數。在系列練習過程中力求做到:不猜題、不壓題、出活題、無怪題和求實效。當前的高考正處于變革之中,每年都要修訂《考試說明》,以便反映當年高考的新動向和具體要求。因此,從《考試說明》的修訂內容中可以獲得許多重要信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復習備考的重點和方向。2.認真分析近年來的生物學高考試卷認真分析近年來的生物學高考試卷可知,生物學高考的測試目標保持著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考試的內容、題型、題量和整體難度基本上不變,考試熱點的重現率較高,同類試題或相近試題年年出現,系列練習中的傳統試題也不回避。因此,認真分析近年的生物學高考試卷既有助于把握復習備考的方向,又有利于收集高考訓練的基本素材。與此同時,也要看到2001年理科綜合試卷發生的一些變化,如進一步加大能力考查力度,增加了STS知識量,增大實驗設計、圖表分析試題的比例,尤其是命題的素材突出新情境、新材料和新問題。揭示生物學高考命題的新走勢有助于我們發現教學和復習過程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地調整復習計劃和策略。3.廣泛搜集高考信息近年來,有關高考改革和復習備考的小道消息不斷,各類型學科復習資料泛濫。為了增大高考命題的透明度和抵制復習備考活動中存在的不良之風,國家考試中心每年都出版發行《考試說明》和一系列有關高考試題分析等專著。此外,《光明日報》、《生物學通報》和《考試》等報刊雜志都及時報道高考信息和提供質量水平較高的復習資料。因此,要重視從各類正規渠道獲得準確可信的高考信息,廣泛搜集高考研究的信息或復習資料,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參與同行問的交流與研討,從而提高高考復習的質量。4.狠抓基礎知識和能力訓練1991年版高中《生物》課本中概念性和命題性知識多,學科間滲透性知識、學科內新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少,教學中需要教師擴展和引申的知識面寬,需要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空間大。因此,課堂上教師照本宣科是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在一些單元教學過程中,即使教師講得透徹,學生聽得很清晰,但由于知識學習與能力訓練缺乏有機的結合,學生仍存在著聽得懂、忘得快,或者記得住、用不上的現象。總之,教學中存在著“知識學習不到位”和“能力訓練不到位”的問題。當前,高考命題改革的趨勢是: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活和活中求快。高考試題特點是:全、小、精和活;考知識、考技能和考綜合運用能力。可見,教學實際與高考要求極不適應,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復習備考活動中要狠抓基礎知識和能力訓練,特別是在能力訓練中我要求學生解答問題時達到:常見的試題不出錯,不常見的試題努力做,認真反思,減少失分。5.制定周密的復習備考計劃在高三生物學總復習中,我們將整個復習過程劃分為:分章復習、專題復習、學科間綜合與模擬測試、查漏補缺等階段,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如下:5.1分章復習階段分章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在9月初至12月底,該階段的復習任務是理清單元知識點和夯實基礎。事實表明,能力是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基本技能,是不能形成相應的解決問題能力的。為了夯實基礎,在高二生物學教學的基礎上,我按照高中《生物》課本的章節課題進行逐章逐節的系統復習。首先,引導學生理清單元知識點,弄懂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確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構建單元知識網絡。然后,對于主于知識強調縱向引申和橫向擴展,所謂的縱向引申是指對基本概念和原理均達到“領會”和“應用”的層次水平,所謂的橫向擴展是指關注學科問的相互滲透。此外,在此階段的復習中,要重視檢測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能力,以便為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奠定基礎,要關注學生是否突破知識難點,盡力為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掃清障礙。這個階段的復習應以學生為主,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份單元知識明細表,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領會和應用上,以及本單元內相關知識之間的結點上。5.2專題復習階段專題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在翌年1月初至4月中旬,該階段的復習任務是加強學科內綜合,使知識系統化和形成命題網絡(即知識塊)。這個階段的復習實際上是在分章復習和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從新的維度對知識進行歸類和重新組合,從而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程度。在該階段復習過程中,我們依據高中生物學的主干知識提出: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細胞分裂與生殖、生命活動的調節、環境與生物、污染與健康、現代生物技術、生物實驗、遺傳學中的概率統計、圖表和曲線圖及STS等10個專題,通過每個專題的講解、測試和講評,學生對重點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使學生構建起生物學基礎知識的命題網絡,從而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打下基礎。在專題復習階段,除完成上述的知識專題復習外,還穿插了高考試卷的各類題型特點、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的專題講座,并通過邊講邊練的形式,逐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技能,使其解題速度和準確性得到顯著的提高。此外,在分章復習階段要求學生課本隨身帶,讀好課本,用好課本,練習時遇到問題和發現漏洞隨時拿出課本進行對照和補充。但是,在專題復習階段則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參考資料。選擇復習資料必須是質量好、品位高、立意新并備有參考答案的正式出版物,杜絕使用盜版書和質量低劣的練習題。5.3學科間綜合和模擬測試階段學科間綜合和模擬測試階段的時間安排在4月中旬至6月初,這個階段的復習任務是引導學生從多學科角度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以適應高考試卷中考查綜合應用能力的試題。從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上看,中學的各門課程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每個學科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同學科之間相互聯系和相互滲透是必然的。在教學活動中,善于把握學科間相關知識的交叉點,做到知識上互相遷移和方法上互相借鑒,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跨學科思考問題,是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高考中的理科綜合主要是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3科知識的綜合,因此復習時教師有必要提示學生注意生物學與物理學和化學之間存在的知識交叉點。一般說來,生物學與化學知識相聯系的內容有:細胞的元素組成、植物體內可循環元素和不可循環元素、自由水和結合水、無機離子和化合物、糖類和脂類、蛋白質、酶、活性肽、抗原和抗體、核酸、ATP與ADP、半透膜、滲析與滲透、化學因素與基因突變、化學因素與染色體變異、光反應與暗反應、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糖代謝和蛋白質代謝、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生命的起源、米勒實驗及化學污染與防治等。生物學與物理學知識相聯系的內容有:顯微鏡結構及成像原理、物質的擴散與滲透原理、葉綠體色素的吸收光譜、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的原理、光能轉換化學能的過程、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理因素與人工誘變、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和X射線衍射、失重或超重條件對植物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噪聲和超聲波與環境污染及能量守恒和物質不滅定律等。在這個階段還要安排適量的綜合訓練或模擬測試。綜合訓練或模擬測試的題量不宜過多,以覆蓋主干知識要點和練活學生思維為宜。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綜合訓練或模擬測試題,但教師可以不進行全面審閱,由學生自查后提出質疑性問題,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評。通過這種適量的綜合訓練或模擬測試過程,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技巧、解題速度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培養他們應考的良好心理素質。5.4查漏補缺階段查漏補缺階段的時間安排在6月至6月中下旬,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和適應高考環境。在這個階段,我們在認真分析近年來高考試題的重點、特點、熱點的基礎上,結合大多數學生尚存在的薄弱環節,自編兩套高考沖刺練習題,試卷格式、題型、題量、難易程度均與高考試題相近,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通過查漏補缺學生不僅發現良己存在的不足,而且體驗和感受到摸擬環境對自己產生的“壓力”。在此基礎上,同學問通過交流彼此的感受取得經驗或教訓,從而為學生迎接“3+理科綜合”高考做好充分的準備。

查看全文

山藥生物學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山藥生物學特性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醫學微生物學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直觀教學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領域,它包括實物直觀、模像直觀、言語直觀3個方面,此法應用于醫學微生物學課程當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直觀教學;教學研究

直觀教學是從具體形象入手,通過直觀的感知刺激不斷強化,使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角度感知表象,開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化學生記憶認知效果[1]。筆者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法,討論如下。

1實物直觀

1.1標本觀察提供實物讓學生去感知,在此基礎上,再輔助以相應講解、強化,可以使學生牢固掌握微生物的生物學形狀,達到過目難忘,這種效果是單純抽象語言敘述所無法達到的。

1.2實驗示教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復雜,標本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且要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是實驗學習的難點。到位的實驗示教可以保證良好的實驗效果,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對學生今后從事臨床研究極為重要。

查看全文

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探討論文

摘要:高等教育面臨著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形勢。作為高等醫學院校實驗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有其特殊性:操作性、綜合性較強,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操作能力和生物安全意識。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實驗教學質量,針對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教學中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多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教學質量

實驗教學在醫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培養醫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科學思維方法以及嚴謹的科學精神均具有重要意義,對實現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是醫學院學生學好后續的病理學、免疫學、藥理學及臨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的基礎。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是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實并驗證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手段,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還擔負著對微生物基本技術的學習掌握和嚴格規范操作的任務。因而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和操作等基本能力,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是提高醫學微生物學教學質量和培養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個人幾年來教學實踐談些體會。

1實驗課教學中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對實驗課準備不夠充分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實驗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理論課講授的內容。但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同學對實驗內容并未事先預習,存在著“臨時抱佛腳”的現象。由于沒有充分的實驗前預習.學生在實驗進行過程中尤其是一些操作性實驗,往往是看一步實驗步驟然后再操作一步,根本做不到前后聯系以及與理論課的融會貫通。究其原因,可能是目前醫學院校基礎教學實驗學時較少,學生對實驗操作不夠重視;學生本身對這門實驗課興趣不大。但最根本原因是學生主觀上不重視實驗課,認為實驗課無關緊要。

1.2無菌觀念淡薄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以細菌性實驗為主,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生物安全意識和無菌觀念。盡管授課教師在教學中多次強調注意無菌操作,但是在實驗教學中,發現仍有部分學生無菌觀念淡薄,基本上屬于“粗放型”操作。如個別同學手握滅菌后的接種環四處走動,對著接種細菌后的平皿說話,直接用手撿起打碎的接種有細菌的培養皿等。

查看全文